不要轻易断定孩子学习不好
有听人说过“我家的孩子学习不好……”。学习不好有时是因为停止在有什么“不懂”的状态而导致的。日本livedoor新闻网10月19日介绍了容易使孩子陷入“学习不好”的状态的三种情况。
“不明白”学习的乐趣
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。并不是“学不好”,而是没有发现学习的乐趣导致“不学习”。
例如对于铁路了解的很详细,有很多昆虫的知识,但是在学校的学习却不好,这种就属于此种情况。既然对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,那么学习应该也没问题。
这种情况最重要的就是怎样让其对学校学习产生兴趣。
比如一起看完电影后,让其读一下原作来引发对国语的兴趣。将日本的历史当做故事来欣赏,引发对社会的兴趣。类似这种以稍微远离“学习”的形式,首先来培养兴趣,可能学习就能慢慢地好起来。
因为不理解概念所以“学习不好”
吉卜力电影《岁月的童话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。
女主人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,算数特别不好,让父母和姐姐都很担心。特别不擅长分数的除法,学习成绩也很差。
说到原因,是因为她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“分数的除法”这个概念。
例如计算1/3÷2/5时,对于为什么明明是“除法”结果却“增加”这一概念无论如何都不能理解。
若能用“有一个苹果……”举例还好,如果不能用类似的例子,若能理解“分数的除法是将分子和分母倒置”也还好,但也有对这种不擅长的孩子。
这种孩子并不是“学习不好”,而是对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抱有疑问。可能有着其他孩子所没有的智慧。
搞不清到底哪里“不明白”
处在教学的立场经常有的事情,就是搞不清到底哪里不明白。
这种时候就会不知从何处下手,导致学习停止,对不明白的事情感到厌倦,从而导致厌学情绪产生。
在事情变成这样之前,与孩子交流,找出真正不擅长之处在哪,是最重要的。
这种情况即使是到了中学和高中也很有可能发生。比如关于二次函数的问题学的很吃力,很可能实际上不擅长的是当中的分数的除法。
要帮孩子锁定不明白的地方,寻找解决方法。这样学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起来。在对孩子抱有各种期待的同时,也抱有同等程度的不安。但是在断定其“学习不好”之前,从与孩子的对话中准确把握其理由是最重要的。
或许只是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,如果能好好解决的话,或许你的孩子就会喜欢上学习。
标签:
上一篇:42天宝宝体检的项目及指标